首页

女女恋脚

时间:2025-05-28 09:02:35 作者:“创新、坚韧和有远见”——美国学生感受中国的过去和未来 浏览量:29499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题:“创新、坚韧和有远见”——美国学生感受中国的过去和未来

  中新网记者 国璇

  “创新的(innovative)、坚韧的(resilient)和有远见的(visionary)。”接受记者采访时,美国塔尔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生物信息学双专业大一学生代庆泰(Ty DeVito)用三个关键词形容自己对中国的印象。“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中国能够向前发展,不断取得技术的进步。”

  5月21日至28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办美国塔尔萨大学来华夏令营·五月文化交流营。26日,美国学生走进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和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感受中国的绿色发展脉搏和传统历史文化。

  氢燃料电池汽车、电动空气压缩机、家用氢气机、多功能氢浴机……步入展厅,美国学生们不时拍摄记录各式氢能源模型和产品,对氢能的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有所了解。

5月26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办的美国塔尔萨大学来华夏令营·五月文化交流营走进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图为美国学生观摩氢能源模型。中新社记者 国璇 摄

  塔尔萨大学环境政策与政治学双专业大二学生福朗宁(Anagi Pieris)对氢能源在中国的大规模应用印象深刻。“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厨房设备、氢能摩托车、各类交通设备等。我来自美国中西部,北京的交通对我而言非常有趣。这里有很多可靠的出行选择,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交通会更低廉、可持续。”

  “氢能源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和高效的利用,这非常不可思议。”代庆泰认为,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能源,因此找到清洁而高效的能源储存方式很关键。“发展清洁能源、实现绿色转型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中美两国应该发挥各自所长,通过合作实现绿色发展。”

  参观烧制窑洞、生产研发中心,了解吻作、窑作、釉作等琉璃烧制技艺……在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美国学生近距离感知琉璃技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张广清介绍说,和去年举办的以“未来能源领袖”为主题的夏令营相比,今年的交流营增加了中国文化深度体验活动,帮助美国青年更全面、立体地了解中国。

5月26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办的美国塔尔萨大学来华夏令营·五月文化交流营走进北京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图为美国学生参观琉璃展览馆。中新社记者 国璇 摄

  此行的不少美国学生都提前学过中文,或在大学里辅修中文专业。得知自己要来中国参加活动后,代庆泰拜托学校的中国老师帮自己起了中文名。“‘代’和我的英文名发音相似,‘庆’和‘泰’在中文里有美好的寓意。中文名让我更沉浸式地融入中国文化。”

  “语言学习不能停留在教室里,更需要面对面交流,用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感知不同的文化。”谈及学中文的原因,已学习中文七年、辅修中文专业的福朗宁表示,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己希望深入认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未来成为了解中国的专家。

  到长城“当好汉”、学习中国武术、体验中医针灸、到中国农村家庭采摘草莓、到访雄安新区感受“未来之城”的中国方案……福朗宁说,这几天来,自己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有组织性、信任和热情友好。虽然中美文化有差异,但双方面临绿色发展、国际贸易等共同议题,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后,美国学生和中国志愿者在返程大巴上共同唱起了时下流行的歌曲。代庆泰说:“这次我体验了不同的文化。但更重要的是,我切身感受到美中两国的学生作为年轻一代,其实没有什么不同。通过增进交流和理解,我们完全有能力共创更美好的未来。”(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面向在华外国工商界举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宣介会

“城市副中心在全市率先实现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执行绿建三星级标准,率先开展用能和碳排放综合评价试点。”日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通州区委书记孟景伟在“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集中采访活动中表示,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持续聚焦建筑、交通、产业三大关键领域,加强能源、生态、文化三大重点支撑,集聚绿色创新要素,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

一名尼日利亚奥运选手兴奋剂阳性被通报

关志鸥任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两个月,工业经济延续去年四季度向好态势,超九成工业大类保持增长。下一步,将加快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发展,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甘肃文化品牌:一部《四库全书》,让中国古典文化“活”起来

小杨:去年11月份,在永城市读中专的最后一年,我去了一家电商直播公司学习运营,她当时已经中专毕业在工作了,是公司的主播,我对她一见钟情。

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印发意见 规范办理行政再审检察建议

陈嘉庚先生故居保护修缮及室内复原工程竣工仪式10月19日在陈嘉庚先生故居举行。中国侨联原主席林兆枢、陈嘉庚长孙陈立人共同为“陈嘉庚先生故居”匾额揭牌。陈嘉庚先生故居位于厦门市集美区集美社后尾角庄厝,是陈嘉庚、陈敬贤及家眷回国时工作和生活的住所。1939年4月日军飞机轰炸集美时,陈嘉庚先生故居被毁,“仅余空壳”。1950年,陈嘉庚回到集美定居,他坚持“先公后私”,直至集美学校校舍修葺完成后,才于1958年修复个人住宅,其晚年在此工作、生活。1980年,陈嘉庚先生住宅经全面修缮后,设为“陈嘉庚先生故居”,并开辟“陈嘉庚先生生平事迹陈列馆”。2022年,集美校委会启动“陈嘉庚先生故居”数字化复原项目。今年是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集美校委会于5月启动陈嘉庚先生故居保护修缮及室内复原工程,对建筑主体进行文物修缮,并按照1958年陈嘉庚先生在此居住时的场景进行室内复原。(记者 李思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